首页/ 政务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部门文件 / 正文

关于2013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情况的报告

来源:未知 发布时间:2014-01-30 17:13

渭医改办字〔2014〕1号


省医改办:

     2013,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全省医改会议精神和决策部署,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基本原则,把医改作为惠及全市人民的重大民生工程,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多措并举,狠抓落实,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取得明显成效,广大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一、不断扩面提质,全民医疗保障水平进一步提升

   去年,我市提早谋划,广泛宣传,及时分解目标任务,强化落实工作责任,城乡居民参保覆盖面稳中有升。全市累计参加城镇医疗保险131.9万人,参保率提高到98.68%;新农合参合人数417.89万人,参合率提高到98.75%,均超额完成省上下达98%的目标任务。在此基础上,注重基本医保从扩面向提质转变,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不断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全市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政府补助标准提高到300元,基本公共卫生经费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30元。调整提高了新农合报销标准,进一步提升了新农合制度保障水平。把医疗救助作为社会救助的重点,在全市铺开五保对象、城乡低保对象医疗救助一站式结算服务,在全省率先实现救助一站式结算服务全覆盖。从71日起,在住院救助方面,对城乡低保对象、重点优抚对象,符合基本医疗保险报销范围内的自付费用,2万元以内的救助比例由50%提高到60%2万元以上部分由30%提高到40%。年度救助封顶线由1.6万元提高到2万元。此外,全面开展了慢性病门诊救助,对患慢性疾病需长期院外维持治疗的城乡低保家庭、五保家庭,救助标准由每人每年3001000元提高到5001200元。作为重特大疾病救助试点区的临渭区,对纳入试点的18类大病,城乡低保对象政策范围内自付费用,年度累计封顶线由3万元提高到5万元。截止12月底,全市医疗救助22.6493万人次,累计发放资金13076万元。其中,“一站式住院救助4800人次,发放资金552.7万元。

(二) 逐步推行医保异地就医结算。为解决异地就医人员医疗费用报销周期长、资金垫付多、就医监管难的问题,我市按照“分布实施、稳步推进、逐步完善”的原则,从71日起,渭南市本级、高新区、潼关县率先实行城镇职工省内就医异地结算,2014年实施范围将扩大到蒲城、澄城、大荔、富平四县,2015年达到全覆盖。

(三)加快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在充分调研基础上,市人社局制定了《渭南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有关结算标准》,明确了5项住院费用定额结算标准和19个按照项目结算医疗费用病种。各县(市、区)在“坚决不能透支、坚决不能出现直通车停止报销”的原则下,稳妥推进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临渭、华阴、澄城、华县等4县(市、区)已实行住院患者人次总额预付制。临渭、大荔、蒲城、澄城、白水、合阳等6个县(区)已实行门诊患者诊次总额预付制。其他县(区)正在积极谋划筹备相关工作。这些举措将有效遏制医疗费用过快增长,确保医保基金良性运行。

二、坚持突出重点,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运行新机制不断巩固完善

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运行新机制是“十二五”期间深化医改的重点,是实现2020年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目标的重要基础。在全市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县级公立医疗机构实施药品“三统一”制度和基层运行新机制初步建立的基础上,市政府制订印发了《渭南市关于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运行新机制的实施意见》(渭政办发〔2013206),细化分解工作任务,明确医改成员单位分工,强化工作推进机制,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运行新机制不断巩固完善。

(一)药品“三统一”工作不断加强。一是全市基层医疗机构和县级公立医疗机构全面实施药品“三统一”。为确保药品“三统一”各项政策规定的全面落实,市上把药品“三统一”纳入了政府目标责任制考核。4月份,全市召开药品“三统一”会议,对2013年全市药品“三统一”工作进行安排部署,进一步提高了对药品“三统一”工作的认识,明确了责任。截止12月底,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及县级公立医疗机构共采购“三统一”药品5.9亿元,药品配送率、配备率、使用率、回款率均达到省上要求。二是加强药品三统一结算管理。全市10个县(市、区)均成立药品集中采购和结算管理中心,落实了编制和工作人员,设立了药品货款专用账号。全市共落实药品“三统一”工作经费93万元,落实药品货款周转资金1558万元。三是大力推行药品采购、结算、监管等信息化管理。进一步加强了对药品配送企业及医疗机构网上采购技术人员的培训,全力推动药品“三统一”信息化建设。全市县级基层医疗机构、药品配送企业以及药品结算管理中心基本实现网上采购、网上结算、网上监管等信息化管理。四是强化药品“三统一”配送监管。全年先后4次由市食药委主管领导带队,抽调专业人员,对全市18家药品“三统一”配送企业进行全面监督检查,量化打分,并将检查情况进行通报。

(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一是不断完善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在可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全市年度医改总投入达20亿(市级配套2800万)。其中,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项目投资1.53亿,分别用于县级医院、镇卫生院、急救中心、儿童医疗体系、妇幼保健、疾病预防控制等方面建设。在全面完成全市169个镇卫生院“安心工程”建设基础上,为全市10个县(市、区)的24个镇卫生院建120职工周转宿舍房,投资800万元支持160个村卫生室硬件建设。临渭、澄城、合阳、大荔、蒲城、华县等六个县(区)被确定为首批血液透析室项目建设县(区)。二是进一步加强医疗卫生机构人才队伍建设。全年为市中心医院、妇幼保健院、中医医院引进高层次人才33,组织110名医务人员参加省上县级医疗机构技术人员培训,选派46名医务人员前往省上定点医院参加血液透析业务技术培训,安排260名西医师参加“西医师学习中医”培训,完成366名乡镇卫生院药剂师和公卫人员培训,签定农村免费定向生32名。三是扎实开展县及县以下医疗机构定向招聘医学类本科毕业生工作。市政府成立了由常务副市长任组长,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卫生、发改、财政、人社、编制等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定向招聘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渭南市县及县以下医疗机构定向招聘医学类本科毕业生实施办法》(渭政办发〔2013105号),严格落实省政府提出的人才优惠待遇。市人社局、卫生局制定印发了《2013年渭南市县及县以下医疗机构定向招聘医学类本科毕业生实施方案》(渭人社发〔2013109号),组织各县(市、区)卫生、人社部门参加了5场省内省外招聘会,并在各县(市、区)卫生、人社部门设立报名点接受学生报名。全市2013年计划招聘702人,达成意向607人,最终招聘372人。四是切实增强中医药服务能力。为切实增强全市中医药服务能力,10月份,市政府制订印发《关于印发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目标责任的通知》(渭政办发〔2013215号),进一步明确了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十二五”期间提供中医药服务的具体内容、标准、指标。五是全力化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债务。201111,经省市审核确定,全市纳入化解范围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截止20091231日债务14417.07万元(不含韩城市1499.9万元)由于债务额度大,市县财政紧张,化债任务十分艰巨。为确保化债工作按计划平稳有序推进,我市坚持定期不定期督导督查制度,市医改办会同市财政局、卫生局等部门对全市化债进度实施动态管理,随时掌握全市化债工作进度,及时研究解决化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2月份,市发改委等五部门转发了省上《关于进一步加快清理化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债务工作的通知》。10月份,市医改办给未完成任务的县区下发督办函。11月份,市医改办会同市财政局、市卫生局,对未完成任务的五个县区进行了督查、约谈。各县(市、区)政府全力克服困难,落实政府责任,多方筹措化债资金,确保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债务化解任务的全面完成。

(三)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底”更加牢固。我市目前共有村卫生室3226,实现村村有卫生室目标。为切实提高村卫生室服务能力,各县(市、区)不断健全乡村医生培养制度,加强在岗乡村医生培训,采取临床进修、集中培训、城乡对口支援等多种方式,选派乡村医生到县级医疗卫生机构或医学院校接受培训。在落实村医补偿方面,各县(市、区)均严格按照省上要求,安排村卫生室承担不低于40%的公共卫生服务工作量,并落实不低于40%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市县两级想方设法克服财力紧张的困难,及时拨付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补助资金。截止12月底,全市共下达村医补偿资金8732万元。

三、着力攻坚克难,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稳步推进

按照省上“强化基层、深化县级”的要求,我市在巩固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已有成果基础上,进一步理清思路,突出重点,紧紧围绕破解改革难题、增强改革实效和减轻群众负担加大改革力度,切实维护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和群众的健康权益。一是合理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各县(市、区)在认真调研和测算的基础上,召开政府常务会、价格听证会,相继调整了医疗服务价格,进一步理顺医疗服务价格比价关系,引导医疗机构通过提供优质医疗服务获得合理补偿。二是不断探索现代医院管理方式。各县级公立医院相继采取公开选拔、社会招聘等方式遴选院长、副院长,实行院长、副院长任期制和目标责任制管理。围绕新的医院管理结构,健全完善各类制度,收到较好的效果。由市编办牵头,在市妇幼保健院推进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建设试点,收到较为显著的成效,受到省上相关部门的充分肯定,多个兄弟地市前来学习交流,为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三是逐步完善县级公立医院监管机制。采取有力措施,引导医务人员坚持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积极创造条件,推进同级医院检查结果互认,有效减少重复检查,减轻广大患者的经济负担;通过设立举报电话、意见箱,聘请社会监督员,不定期向病人发放调查表等方式方法,加强行业自律和医德医风建设。四是大力推行便民惠民措施。通过创建24小时无假日医院,建立便民门诊、急诊绿色通道,开设扶贫病床,增设服务窗口,增加单病种和临床路径管理等举措,有效改善群众就医感受。五是积极推行医疗服务县镇一体化改革。按照《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行医疗服务县镇一体化改革的意见》文件要求,我市在总结大荔县县镇一体化改革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去年在全市范围内逐步推行。市政府制订印发了《关于推行医疗服务县镇一体化改革的实施意见》,各县(市、区)共确定30个县级公立医院与36个镇卫生院实施一体化改革。同时,结合实际,大力推行镇村一体化管理,进一步提升村卫生室服务能力,筑牢了农村服务网底。

四、强化公卫服务,群众健康保健水平不断提升

一年来,我市大力实施国家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全面开展基本和重大公卫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居民健康水平和应对重大疾病的能力进一步提升。截止12月底,全市共开展健康咨询活动4539,受众人数299707人次;举办健康知识讲座4827,受众人数204208人次。孕免项目补助45284人,补助率93.2%,全免率96.5%。农村妇女两癌检查66156。新增叶酸服用人数54338人,服用率达96%,叶酸服用依从率91%,知晓率达96%。孕产妇产前健康管理人数54068人,管理率97%。0-6岁儿童健康检查343499人,管理率92%。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达98.7%以上。为积极探索符合自身实际的慢性病综合防控体系,去年3月份在合阳县召开了全市慢性病防控示范区现场会,有力推进了全市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工作。全市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规范化管理人数累计分别达到347872例和88846例,规范化管理率分别到达到96.5%95.4%。管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16371例,管理率100%,规范化管理15281例,规范化管理率97.9%。累计建立居民健康档案439.1844万份,建档率88.3%

五、努力探索实践,积极推进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

2013年,全市在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医改政策的同时,面对新情况新问题,不等不靠,积极探索,有力地推进了各项医改工作。澄城县坚持“质量兴院”,组建了县医疗质量监控专家组,通过学习交流、督导检查、考试考核等举措,促使医院从基础质量、环节质量入手,抓三基、强三严,实现终末质量最佳,医改效用得到显著放大。临渭区投入60万筹建了集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为一体的医患调处中心,搭建了一个替医疗机构解难、帮政府分忧、为老百姓服务,让医患双方有处说理、有处倾诉、公正解决纠纷的平台,开创了医患纠纷调处工作的新局面,受到社会广泛好评。8月份,全省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会议小组到现场观摩,并给予高度评价。蒲城县狠抓农村三级卫生网络的枢纽建设,紧密结合县域实际,探索推进以乡镇卫生院绩效考核改革为主的综合改革,实现了门诊量上升,住院人次上升,医疗质量上升,医务人员积极性上升,患者负担下降的“四升一降”的良好发展势头,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成果。大荔县把不断推动基本公卫服务上台阶作为人人享有改革发展成果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在健全机制、强化监督的基础上创新管理办法,不断提高项目惠民成效。县上建立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月例会制度,创新性地对重点人群服务项目实行卡册成像管理,全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去年7月召开的全省医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座谈会上进行了经验交流。合阳县积极克服财政困难,拨付落实了县医院、中医院在职人员70%的基本工资,县妇幼保健院在职人员全部基本工资和80%的绩效工资。同时,加大医改投入,大力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在全县3公立医院和11个镇办卫生院设置了独立的中医科室,为3公立医院配备了治疗床、推拿治疗设备、智能通络治疗仪、颈腰椎牵引床等中医治疗设备;对11个镇办卫生院中医药业务用房进行了改扩建,完善了药房、库房和煎药室,添置了中药柜、煎药机等中医药设备;为150多个村卫生室配备了中药柜,并选配中医药村医开展服务工作,初步形成了覆盖城乡的中医药服务网络。在全市实行村医补助公示的基础上,临渭区制作并向村卫生室负责人发放了“乡村医生补助发放一本清”,澄城县制作并向村卫生室负责人发放了“村医服务补助明白卡”,这些实实在在的举措有力促进了村医各项补偿政策的落实。华县积极与洛南县相关部门对接并达成协议,使高塘镇部分靠近洛南县城的村实现群众在洛南县医院看病直通车报销,切实方便了群众。

过去的一年,我市医改工作按照全省统一部署,积极抓落实,创新求实效,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随着医改的深入推进,全市医改也凸显出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困难。一是随着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的深化,财政配套资金压力逐渐加大。二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业务素质和管理能力亟待提高,基层人才引进和培养的长效机制尚需完善。三是县级公立医院内部运行新机制不够巩固和完善。2014年,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严格按照中省部署,进一步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加大人才引进培养力度,积极探索,勇于实践,不断完善政策体系和长效机制,为实现“十二五”期间医改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一是根据中、省指导意见,加快推进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和疾病应急救助制度建立,切实解决特定患者的实际困难,补上医保的短板。二是继续抓好医疗服务县镇一体化和县及县以下医疗机构定向招聘医学本科毕业生工作,全面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三是切实解放思想、放宽准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办医,形成多元化的办医格局。四是按照“补助城乡统一,标准逐步提高,内容不断扩充”的基本要求,不断推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五是加强医疗卫生行业监管,切实保障医改各项任务落实到位。六是加强调研,不断探索,及时解决医改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七是全力支持澄城县扎实开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强化组织领导,加强部门协作,确保改革试点稳步推进,达到预期效果,为全面推开综合改革积累有益经验。同时,加强各县(市、区)间的联系,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及时推广试点经验,让广大人民群众更快更好地享受到改革成果,为加快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活力的陕西东大门提供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