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务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规划计划 / 年度工作计划 / 正文

渭南市人民政府 关于2011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

渭南市四届人大常委

第十次会议文件(3

 

渭南市人民政府

关于2011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

渭南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褚锦锋

 (2011年8月31日)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在向市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报告2011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请予审议。

一、2011年上半年计划执行情况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在市委的坚强领导和市人大的监督指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十二五”开好局、起好步的目标要求,狠抓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经济社会保持了稳健增长、持续向好的发展态势。上半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397.3亿元,占年计划的41.4%,同比增长12.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1.6亿元,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211.7亿元,增长16.7%;第三产业增加值144亿元,增长10%。

一是投资较快增长,项目进展顺利。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加快发展的有力抓手成立重大项目推进委员会,采取市级领导包联、定期督查通报等办法,全力加快项目进度。1-6月,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70亿元,增长30.5%,完成省下达891亿元目标的41.5%。其中,城镇投资完成313.3亿元,增长29.6%,增幅高于全省(29%)平均水平。民间投资完成171.1亿元,增长28.7%。房地产开工面积520.8万平方米,完成投资33.6亿元,增长118.4%。210个市级重点项目开工在建192个,累计投资401.9亿元,完成年计划的51%。韩城煤层气开发36个项目顺利推进,矿区棚户改造等8个前期项目提前开工,渭河综合治理北岸主体全面竣工。通过发改渠道争取中省投资项目57个,落实资金7.07亿元; 219个合同引资项目实际到位资金171.2亿元,增长61.4%。

二是工业稳健提升,效益逐步好转。坚持把园区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平台,成立协调领导小组,出台支持园区发展意见和优惠政策,安排2000万元财政贴息,重点推进高新区、经开区、卤阳湖开发区建设。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575.7亿元,增长42.2%,排名全省第三。其中,列入统计的13个工业园区新入驻企业32户,新增投产企业23户,园区工业产值达到315.2亿元,占比达到54.8%。能源、化工、装备等八大支柱产业同比增长41.9%,占比达到97.7%。规模以上工业产销率为95.9%,较一季度提高2.3个百分点。主营业务收入439.2亿元,增长35.7%,较一季度提高6.8个百分点。企业利润止跌回升,税收快速增加,利税总额达到27.5亿元,增长33.5%。

是突出中心城市,加快城乡统筹建设以创卫、创模为载体,出台加快中心城市主城区建设《意见》,按照“建高楼、腾空间、增绿地、造景观”的要求,加快中心城市建设步伐。157个城建项目完成投资48.7亿元,市中心医院新区、体育中心、文化艺术中心等重点项目加快推进。中心城区完成绿化5430亩,相当于前两年的总和。改造棚户区14.5万平米,旧城改造投资6650万元,“断头路”通达工程陆续建成。县城扩容步伐加快,大县高中进城、小县初中进城加快,潼关率先实现初中全部进城。出台优惠政策,支持30个重点镇和100个农村新型社区开发建设,4个省级重点示范镇完成投资7450万元,对地方经济带动力增强。

四是农业稳步发展,特色产业壮大。上半年,农业基础设施投资完成18.5亿元,增长72.5%。其中,水利投资8.96亿元,较去年同期翻了一番。五大灌区渠系配套、节水改造工程完成70%,21座病险水库加固工程建设加快,解决了26.68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夏粮喜获丰收,总产达到132.7万吨,增长5.2%,再创历史新高。以设施大棚为主的瓜菜面积达到146万亩,产量137万吨,分别增长24.7%和35.8%。新建核桃、花椒、红枣等有机林果基地18万亩。畜牧养殖业向小区化、基地化发展,新扩建养殖场170个,猪、牛、羊、家禽存栏分别达到285.6万头、40万头、103.7万只和1620万只,肉、蛋、奶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3%、13.6%和4.3%。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和农资、农技及金融信贷、连锁配送等服务业不断拓宽。

五是财政挖潜增收,金融运行稳健。上半年,全市财政总收入完成51.28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4.52亿元,完成年预算41亿元的59.8%,增长35.24%,增幅创五年来同期最高。财政支出77.27亿元,增长44.1%,保障了教育、医疗、社保等重点支出。6月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099.65亿元,贷款余额522.63亿元,分别较年初增长10.2%和11.1%;金融机构(含村镇银行和小额信贷公司)累计新增贷款55.94亿元,超额完成双过半目标。6月8日,我市18亿元城投债券在沪市成功发行,是迄今我省单支发行规模最大的企业债券。

六是消费稳中趋活,物价居高不下。上半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30.7亿元,增长15.9%,排全省第四位。落实和发放“家电下乡”、农机具购置等消费补贴1.98亿元,促销总额11.3亿元。旅游消费保持旺盛,入境游客达到935.8万人次,综合收入48.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8.4%和42.3%。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6300万美元,其中出口总额4700万美元,同比增长9.9%。居民消费价格上涨5.3%,低于全国(5.4%)、全省(5.6%)水平;商品零售价格上涨5.6%,农资价格上涨13.2%,呈现季节性抬升。

七是民生投入加大,居民收入增加。坚持把实施民生工程作为扩投资、提消费、促和谐的重要抓手,落实目标任务,完善服务监管。上半年,十大领域民生工程累计完成投资63.6亿元,增长48.9%。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编制完成,64所乡镇幼儿园开工建设。农村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实行药品“三统一”制度,价格降幅达46%。“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7.1%,同比提高1.5个百分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正式启动,“新农保”参保23.9万人。保障性安居工程完成投资18.5亿元,开工建设3.23万套,完成省下达任务的134.6%。城镇新增就业3.6万人,农民进城落户11.15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95.6万人,分别达到年计划的35%、55.8%和95.6%。随着就业、支农、社保及消费政策覆盖面的不断扩大,居民工资性、转移性收入明显增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227元,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3050元,同比分别增长16.9%和27%。

二、当前经济运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上半年全市经济运行情况总体看好,大部分指标顺利实现“双过半”目标,但与全省发展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经济总量偏小,发展增速偏低,排名全省靠后的现状还没有改变,发展不足、不快、不优依然是最大市情,加快发展、奋力追赶仍然是当前和今后经济工作的最大任务,对此我们必须保持清醒认识。存在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项目投资进度缓慢。目前还有15个市级重点项目尚未开工,特别是交通项目仅完成年投资计划29.8亿元的19%。由于资金筹措、行政审批手续不到位,相当一部分项目投资无法进入统计。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省考目标891亿元的41.5%,仅完成市定目标1000亿元的37%。

二是工业运行质量不高因工业原材料及产成品价格上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同比回落7.6个百分点;增加值率仅为31.4%,较全省平均水平低7.2个百分点;利税总额增速同比回落65.7个百分点。主要是电力、钢铁、焦炭等载能工业亏损增大、盈利空间收窄,煤矿、金矿企业以及涉农企业分别因资源整合、安全整顿和农业生产季节性因素处于停产状态。

三是服务业发展不快。上半年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0%,同比下降2.2个百分点,较省考核目标13%差距较大。主要是服务业总量偏低,营业税收入、财政一般性公共支出、金融存贷款、客货周转量等主要行业增速减缓、低位徘徊,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四是节能降耗压力较大。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能耗668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9.5%,占全省能耗总量的20.3%。主要是钢铁、水泥等行业能耗增长较快,龙钢、尧柏、实丰、拓日等企业生产规模扩大,产能提高,能耗增量较大。

三、下半年重点任务及主要措施

下半年,全市经济工作要按照目标不变、力度不减的要求,突出抓项目扩投资、抓工业提效益、抓财税惠民生,抓住薄弱环节和关键领域,找准切入点,攻破难点,全力落实好市委各项重大决策和重点工作,确保完成和超额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力推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一)全力推动投资快速增长。一是加强项目协调推进。发挥市重大项目推进委员会的作用,落实市、县两级领导包联重点项目制度,深入开展重点项目服务月活动,搞好水、电、路、气等协调服务和基本要素保障,力促未开工项目尽快开工,在建项目赶超进度。重点抓好渭河综合治理、南山支流蓄滞洪区、东雷二期抽黄供水、韩城-渭南煤层气管道等项目,力促渭南-华阴、渭南-大荔国省干道升等改造及罗韦高速尽早启动,力争西南铁路复线开工建设。二是多渠道筹措项目资金。加大争取国家资金、整合专项资金的力度,通过基金引入、发行债券、加快上市等方式,筹集建设资金。同时,要不断拓宽民间投资领域,吸引非公经济和社会资本参与重点项目建设。三是优化投资环境。进一步畅通重点项目绿色通道,加快行政审批办理,重点对目前“四项审批”仍不到位的项目要明确时限、限期办结。向重大项目派驻特派员,实行挂牌保护和跟踪问效,对破坏投资环境、阻挠施工、乱收费等行为进行公开曝光、严肃查处。四是抓好项目策划储备。紧盯新兴产业和优势领域,创新项目策划模式,加快策划一批产业配套、链条延伸及战略联盟项目。进一步落实好190个重点前期项目工作目标和任务,加大投入,加快进度。特别要抓好招商引资合同项目的跟踪落实和建设落地,确保项目建设接续和投资后劲。

(二)狠抓工业提速增效。一是加强工业运行调节。进一步落实30户重点企业的领导、部门包联包抓责任和目标,完善政银企联席恳谈机制,帮助企业解决煤电油运气的产供销衔接,协调保障资金、技术、劳动等要素供给。二是解决企业难点问题。整合用足各类产业政策和引导资金,创新开发金融工具及产品服务模式,着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加快煤炭、黄金等企业资源整合和安全整顿,并促其尽快复产,引导涉农加工企业加强农产品收储和高效生产。三是抓好园区工业。完善运行、管理和绩效考核机制,强化财政补助资金的引导作用,加快高新区、经开区、卤开区及县域工业园区功能建设。建设一批标准化厂房,推进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化,培育开发主导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四是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切实推进循环产业示范企业和低碳经济试点建设,重点抓好73个市级重点工业项目加快进度,推进中联重科、拓日新能、紫兆环保等新兴产业项目投产达效。重点支持龙钢、渭化、金钼等企业集团加大创新工程研发和新产品开发,不断做大做强。引导传统产业与上下游产业缔结战略联盟,拓展市场,快速提升。

(三)力推服务业加速发展。进一步落实加快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18个重点服务业目标责任部门,强化考核监管,力促服务业扩规提速。一是做大做强城市服务业。加快中心城市和县城、重点镇建设,加大旧城改造和保障性住房建设,大力发展家政保洁、康体保健等生活性服务业,加快发展工程研发、信息咨询、电子商务、金融保险、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快策划一批现代服务业大项目,拉动吸引消费。切实建好重点物流园区,培育壮大现代服务企业集团。二是做优做强文化旅游产业。加快以华山为龙头的景区建设,启动实施华山太华湖城乡统筹生态旅游示范区项目。推进文化演艺、文化创意进景区,文化消费促动旅游发展,吸引更多民间资本、文投基金开发文化旅游及其创意项目,促进文化事业向文化产业转变。三是优化服务业政策环境。围绕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文化旅游产业化融合发展,谋划国省级现代服务业综合配套改革试点项目。在企业工商注册、资金扶持、证照办理方面提供服务指导和政策优惠,大力发展联动城乡的物流配送、连锁等服务业态,繁荣商贸流通,扩大居民消费,促进服务业大提升、大发展。

(四)统筹“三区”突破发展。坚持把推进园区、城区、景区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协调发展、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载体,创新体制机制,开发支持政策,加快“三区”建设,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一是抓建园区聚产业。进一步落实《加快开发区工业园区发展实施意见》,加强园区管理和设施配套功能,切实解决好供地、供水、供电、供气、供热、交通、用工等要素制约,加速推进园区项目快落地、快建设、快见效,促进产业向园区聚集。二是美化城区优环境。落实《加快中心城市主城区建设实施意见》,持续推进旧城改造、保障性住房建设及城市房地产业发展,重点建设引黄供水、气化渭南、集中供热工程,加快雨污分流、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启动实施主城区东湖公园和生态公园项目,实现“创国卫”目标。三是做大景区强服务。进一步落实好《做优做强精品旅游景区的实施意见》,以华山为龙头,以洽川、少华山、韩城古城、陶艺村等为重点,打造精品景区和旅游线路,提升景区服务档次和旅游品位。四是创新管理求突破。进一步创新3个开发区、10个县域工业园区管理体制和运营模式,加强和扩大县域和景区管委会经济职能。围绕现有企业资产重组、扩能技改高端嫁接、产业联盟,定向开展2-3次大型园区招商引资活动。同时,在盘活土地存量、信用担保、投融资政策及项目争取等方面想办法,破解难题。

(五)切实加强节能减排工作。针对上半年万元GDP能耗不降反升的严峻形势,下半年要下大力气抓好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做到力控“总量”,力争“减量”。一是强化目标考核。运用节能减排“倒逼”机制和考核一票否决制度,进一步落实高耗能企业目标责任和整改方案,加大对重点企业的能耗监测、监控力度,对“双高”企业严格实行限产,必要时实施停产,切实把上半年的差距补回来。二是推进节能技改。大力推进企业节能和清洁生产,提高煤炭、黄金等资源能源加工转化率,加大、加快节能、低碳、循环试点工程,提高产业科技含量和产品附加值。三是加强节能监管。突出抓好钢铁、有色、电力、建材、化工等重点耗能行业和年耗能5000吨标准煤以上企业的节能监测和监管,确保96户重点耗能企业实现全年节能目标。四是落实节能前置审查。严把项目审批、核准、备案关口,在项目投资备案、核准、审批中实行节能评估和前置审查,控制新建项目的能源消耗量。

(六)下大力气保障和改善民生。进一步逐一落实十大领域民生工程阶段目标和任务,及时做好项目、资金衔接,确保全年投资完成120亿元以上。一是抓好重点镇建设。确保4个省级重点镇完成年度投资任务,全面启动30个市级重点镇和100个新型社区建设,完善水、电、路、气、房、网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幸福家园。二是加快农民进城步伐。加快城中村整体划转、自然灾害区搬迁、压煤沉陷区迁移、城边村并入工作,在城镇建设相对集中的住宅小区,全面完成20万农民进城目标。三是推进重点工程。全面完成渭河主城区南大堤主体建设和北大堤绿化,开工建设南山支流治理及二华夹槽蓄滞洪区项目,全面推进秦岭北麓扶贫搬迁和重点村开发。确保全年建成4.3万套保障性住房,并通过收储配租、货币直补等方式,最大可能地满足居民住房需求。四是扩大社保覆盖面。全面实施城乡一体社保统筹制度,研究出台“新合疗”、基本药物制度等配套政策,提高养老、医疗等保障面和标准。对低收入群体、困难家庭实行住房、物价等消费补贴,减轻价格上涨对生活的影响。五是全面推进医改工作。围绕 “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对照我市医改10大类62条目标任务,稳步推进卫生管理县镇一体化、公立医院等五项改革试点,确保医改取得阶段性成效。六是稳控物价涨幅。加强电、水、气、食品、药品等大宗商品及住房价格监管,认真抓好重要商品产销衔接和市场供应,严格控制新调价格项目,严厉打击囤积居奇、炒作、价格垄断等违法行为。七是加强社会管理服务。着力完善失地农民、下岗职工、受灾群众等利益协调机制和补贴政策,完善突发抗旱、防汛、救灾等公共应急预案和工矿企业、交通和公共场所等领域的安全防控,大力创建“平安渭南”。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新一个五年发展规划已经全面启动,渭南加速赶超的步伐更加坚实。我们决心在市委坚强领导下,在人大的监督指导下,抓住建设陕西东大门的机遇,进一步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埋头苦干,开拓创新,扎实做好下半年各项工作,确保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圆满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