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务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提案建议办理情况 / 正文

关于对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第100号建议的复函

来源:市发展改革委 发布时间:2023-11-17 15:14
类别:人大建议回复
渭南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签发人:赵晓军
渭发改函〔2023〕201号

舒娟丽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支持秦岭北麓潼关段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建设的建议》(第100号)收悉,我委高度重视,并对提案回复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安排部署,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全市上下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持续巩固拓展秦岭北麓西安境内违建别墅专项整治成果,先后开展了秦岭北麓“乱搭乱建”及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秦岭“五乱”整治、违建别墅彻底排查整治、小水电农家乐整治等专项治理行动,在全省率先印发实施“1+8+4”规划体系,累计治理完成各类突出问题1156个,秦岭北麓采石矿山全部退出,完成67处历史遗留采石矿山、19个退出矿业权治理工作,小水电、尾矿库、农家乐等专项整治取得明显成效,183名四级网格员激活率始终保持在100%,“动态排查”“三色督办”“提醒约谈”等推进工作的体制机制不断建立健全,秦岭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明显好转。

作为曾经的金矿开采重要区域,潼关县因矿山开采造成的植被破坏等一系列问题尤为突出。这一问题已引起市县两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市委、市政府统筹谋划,已将我市矿山地质环境生态恢复治理问题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不断加大投入,持续推动矿山恢复治理工作取得新成效。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我市已编制《秦岭区域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划(临渭区、华州区、华阴市、潼关县)》,按照“生态优先、系统修复”的原则,坚持“一线工作法、两项机制、三项工作管理指南、四项制度”推进,扎实推动矿山修复工作科学高效开展,全市矿山地质环境生态修复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截止目前,全市秦岭区域67处0.61万亩已全部完成,治理完成率100%。

(一)推行“一线工作法”,确保工作见实效。近年来,在秦岭区域矿山恢复治理工作中,我市一直坚持“一线工作法”,即通过领导在一线指挥、情况在一线掌握、问题在一线解决,切实把重心沉下去、落到底,把步子迈下去、走到底,解决作风不实的问题、解决项目实施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从根本上确保工作部署贯彻落实到位,推动生态修复工作落地见效。

(二)坚持两项机制,推动责任落实。一方面,建立用地预审、土地审批、规划等各项业务“会审首签”机制。对未按照时间节点完成生态修复阶段任务的,将不予通过,确保生态修复有序推进。另一方面,严格项目资质单位监管机制。所有参建项目单位,必须在县级自然资源部门备案,监理单位同时在市、县自然资源部门备案,坚持监理工作周调度制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以弥补工作人员业务能力不足的问题。对监理不能良好履行义务的进行通报批评,列入市辖区黑名单。通过监理单位对施工单位进行监督管理,对施工单位的施工技术、质量控制体系、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等工作内容进行审查,同时要求监理单位增强质量与进度意识,将工程的进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三)编制三项业务指南,推动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按照练内功、强素质的目标,在收集多年来中省市发的各类政策文件和法规制度等资料的基础上,结合近几年项目实施的经验总结,年初多次组织专家讨论、研判生态修复政策,形成《渭南市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项目管理指南》等3本指导性工作文本,为规范和统一全市生态修复工作提供了基本依据。

(四)建立四项制度,促进生产矿山落实“两案”。通过建立内部会审、日常检查、年度计划和年度验收等四项制度,夯实县级自然资源部门和矿山企业的责任,形成一套生产矿山监管体系。秦岭区域潼关县27个生产矿山全部落实年度计划和年度验收工作制度,已基本达到不再欠新账的良好局面。

(五)积极争取中省资金。通过学习政策捕捉信息,有针对性地采取对策,择优筛选上报项目,积极与省级发改、财政、自然资源等部门对接,形成高位推动效应等措施,最大限度争取中省支持。截至目前,秦岭区域共计争取到中、省级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项目18个,中省级补助资金1.25亿元,其中潼关县争取项目9个,中省资金6139万元。

(六)潼关县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初见成效。

为进一步推进潼关县生态环境修复工作,2020-2022年,财政补助支持潼关县实施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修复综合治理项目资金9374万元,保护修复面积2.0万亩,湿地保护修复面积893公顷。先后开展农田综合整治、生态廊道建设修复、地质灾害点治理、农村排水管网建设和黄土台塬绿化提升等工程,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有效改善流域生态环境质量。2023年通过省自然资源厅三轮筛选,潼关县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修复项目列为陕西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典型案例。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认真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中省市关于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部署要求,立足实际,切实将《关于支持秦岭北麓潼关段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建设的建议》提案与年度工作相结合、落实工作调度、紧盯薄弱环节,坚持提醒督办和会审首签限批机制,促进生态修复任务落实。

一是结合秦岭区域存在的生态问题,策划一批生态修复综合治理项目,争取中、省项目资金支持,不断提升秦岭区域山水林田湖草沙整体保护质量和稳定性,让自然生态美景永驻人间,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

二是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指导潼关县积极探索生态修复与生态旅游、林下经济、生态农业等融合发展模式,在扎实推进秦岭区域矿山生态修复的同时,坚持以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为导向,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激活乡村动能,助力乡村振兴,加快促进“两山”理论转化,实现生态修复与乡村振兴实现绿色融合发展。

舒娟丽委员,您提出的《关于支持秦岭北麓潼关段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建设的建议》,我们非常赞同,并将积极向省级有关部门提出建议,争取中省层面在政策和项目资金上给予更大支持。您的建议代表了潼关县人民群众的呼声,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欢迎您对我们工作多提宝贵意见,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倍努力,深入研究,不断改善我市秦岭生态环境质量、促进高水平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协同并进。



                                                                                                                                      渭南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3年8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