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务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政策解读 / 正文

未来五年,渭南这样发展

来源:未知 发布时间:2016-04-26 09:13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渭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已经2月25日渭南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批准,4月18日市政府以渭政发〔2016〕21号文件印发施行。《纲要》共有10大部分、46节、16个专栏、3张图表,以及主要指标、名词解释、重大项目等附件。

《纲要》如何形成?未来5年,渭南将怎样发展?在市委外宣办、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市发改委副主任张王俊就我市“十三五”规划纲要的形成过程、总体思路、愿景目标等作了简要解读。

《纲要》的形成——坚持“政策导向、问题导向、需求导向”

《纲要》是在市委、市政府直接领导下编制的。2014年4月,全省“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会议后,我市迅速行动,积极做好贯彻落实,制定印发了《渭南市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成立了规划编制领导小组。市委书记陆治原、市长李明远对规划编制多次作出重要批示,要求解放思想、科学谋划、争创一流,通过科学规划来推动我市加快发展、跨越发展。市委、市政府先后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督促指导,成立了19个专项课题组,围绕战略定位、生态环保、民生保障等事关全局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深入研讨论证。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协各位领导对《纲要》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今年1月4日,市政府召开全体会议研究审定了《纲要》,1月7日和14日,市委常委会、市委四届九次全体会议分别审议通过了《纲要》。

《纲要》是在深入调研和汇聚民智基础上形成的。2014年6月,我市全面启动前期重大课题调研,安排了23个重点专项规划和4个区域规划调研课题,形成了5大类28项调研成果。与西安交大、西北大学等知名院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开展同步课题研究与专题攻关,形成了8项研究报告。市人大、市政协积极为规划编制建言献策,多次与起草组对接,主动开展现代农业、现代煤化工、城乡一体化和生态建设等重点领域的专题调查研究。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2014年年底完成了规划《基本思路》。经进一步研究论证,2015年6月中旬《纲要》初稿基本形成。9月份,起草组集中组织市县两级40多个部门和60多家重点企业,开展规划编制交流对接。10月18日和11月8日,市委书记陆治原先后两次主持召开“十三五”规划论证会,分别听取了省社会科学院等科研院所、省决策咨询委员会等专家学者的意见和建议。11月下旬,围绕发展思路、区域定位及重大事项等,进一步与中省规划对标衔接。始终坚持开门编制规划,依托东秦大讲堂、专题讲座等,邀请知名学者来渭辅导培训,在渭南日报、渭南电视台发布公众建言献策公告,在门户网站开设专栏和互动窗口,公开征集各方意见和建议300余条,为《纲要》编制奠定了坚实基础。

《纲要》是对中省新理念、新部署、新精神的具体化。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三五”规划《建议》,描绘了未来5年国家发展蓝图,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提出的“十三五”规划《建议》和省人大十二届四次会议通过的“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了未来5年我省发展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等。我市《纲要》起草的全过程始终坚持对标中央精神、落实省委部署。同时,又及时体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城市工作会议、农村工作会议,以及全省领导干部大会、全省发展改革工作会议等新精神、新部署,着眼从我市实际,将中省提出的基本理念和重大举措等进一步具体化和深入展开,力求更具可操作性。

张王俊说,《纲要》的形成过程,是深入调研、民主参与的过程,是充分反映民意、集思广益的过程,是进一步统一思想、最大限度凝聚全市共识的过程。

规划的思维导向——“三个强化三个坚持”

规划编制注重把握“三个强化,三个坚持”。

一是强化看齐意识。客观总结“十二五”以来取得的成绩,自觉与发达地区、周边地市对比看齐,明确“加快发展、追赶超越、决胜小康”的历史担当。

二是强化问题导向。针对我市工业内部结构不合理、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居民收入偏低、脱贫任务艰巨等短板,研究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的举措。

三是强化理念创新。着力把握新常态发展大逻辑,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标定工作基点、转变方式方法,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

四是坚持高点定位。深化东大门定位认识,突出站在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和全省协同发展层面,着力发掘渭南优势,找准区域战略定位。

五是坚持系统思维。既注重需求侧优化,更注重供给侧改革;既注重投资、消费等传统动力巩固调整,更注重培育创新、开放等新动能;既注重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更注重民生保障和生态文明建设。

六是坚持项目支撑。策划、储备“十三五”全市重点项目932个,估算投资11353亿元,其中“十三五”时期总投资10632亿元,为《纲要》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

五大发展理念、五个战略地位和五个愿景目标

“十三五”渭南要实现持续较快发展,必须做到“五个坚持”。即坚持创新发展,实现追赶超越;坚持协调发展,实现提质增效;坚持绿色发展,实现生态环保;坚持开放发展,实现合作共赢;坚持共享发展,实现和谐包容。

着眼全国战略规划和区域功能,提出五大战略定位:一是国家中小城市改革创新示范区;二是大关中城镇群副中心城市;三是西部绿色能源化工和先进制造业集聚区;四是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五是国际山水文化旅游目的地。

围绕“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富裕和谐绿色文明开放新渭南建设迈上更高水平”的总体目标,提出了5个方面的预期目标:一是经济实力得到新提升。GDP年均增长10%左右,地方财政与经济实现同步增长。二是结构优化实现新突破。新型工业、现代农业、服务业加快发展,主导产业活力不断增强,产业体系特色更趋鲜明,三次产业结构优化为10:55:35。三是民生改善达到新水平。社会事业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稳步提升,城镇化水平达到60%,城镇调查失业率保持在4%以内,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2.5%和13%。四是生态建设取得新成效。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能源消费总量得到有效控制,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16%,森林覆盖率达到30%以上。五是改革开放开创新局面。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和区域一体化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八大重点任务和战略举措

任务一:加快工业转型升级,增强优势产业竞争力

坚持工业强基战略,围绕中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取向,实施去产能与优化升级相结合,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以高端化、规模化、品牌化为导向,促进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价值链向中高端攀升,重点打造清洁能源化工、先进装备制造、高端食品医药、绿色冶金建材、新能源汽车、三维(3D)制造和光电产业“六大优势产业集群”,加快开发区和产业园区优化提升,加快龙头骨干企业培育和品牌建设,推动产业集群发展,着力构建特色鲜明、充满活力的工业新体系。到2020年,工业总产值达到3500亿元。

主要举措是:打造六大优势产业集群,即:清洁能源化工产业集群,按照“优煤、拓电、增气、扩化”的思路,推进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发展清洁高效煤电工业,加快延伸煤化产业链条,加快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开发利用,打造国家分布式光伏发电示范区;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推动装备制造产业转型升级,重点发展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装备、环保装备和专用设备等制造业,加快建设西部轨道交通产业基地和通用航空产业园;高端食品医药产业集群,大力发展绿色生态食品工业,延伸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链条,打造500亿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大力发展现代医药产业,延伸特色制剂、原料产业链,建设3D打印医疗产业研发生产基地;绿色冶金建材产业集群,推进技术创新和品质提升,大力开发特种钢、优质钢等,发展钼基新材料、新型建筑材料和航空铝材产业,打造千万吨精特钢和钢铁深加工基地、国家钼及钼化工、钼合金聚集区、西部黄金加工基地、绿色建材基地;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积极构建创新技术联盟,大力发展汽车电池、电机等核心部件产业,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建设和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打造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制造产业集群;三维(3D)制造和光电产业集群,加大3D打印专用金属材料、智能材料、合成生物材料研发,形成集研发、材料、装备、服务于一体的增材制造产业链。推动LED产业与通信、医疗和农业领域的融合,大力发展光电产业。

任务二: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加快农业现代化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以现代农业园区为载体,坚持高效、安全、生态的现代农业发展方向,持续提升现代农业的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水平,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强农惠农政策,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主要举措是:以农业科技园区和现代农业示范区为引领,稳定粮食生产能力,实施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扩大玉米、红薯等优质杂粮基地,积极发展大豆、花生、“双低”油菜等专用油料生产。着力提升果蔬畜牧产业化水平,重点支持苹果、酥梨、花椒、柿子、冬枣等特色果品生产,建设400万亩水果、200万亩瓜菜、千万头生猪、百万只奶山羊、20万头奶牛产业示范基地,大力发展特色果蔬、畜牧生产和涉农加工业,扶持发展一批年产值过亿元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成陕西现代畜牧业示范区和全省绿色食品基地。

任务三:促进文化旅游融合,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充分发挥山水资源和历史人文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积极发展特色文化产业,推进文化旅游、现代物流、金融和信息服务的深度融合,应用先进适用技术和现代经营理念,改造传统服务业,大力发展新型服务业,拓展服务业新领域,加快服务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打造现代服务业聚集区。

主要举措是:以华山为龙头,整合山水城陵等旅游资源,构建大华山景区旅游格局。推动韩城司马迁祠、华山温泉旅游度假区等建设国家旅游度假区。壮大渭华起义等红色旅游和渭南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建设文化创业创意园区。加快渭南主城区陆路口岸、卤阳湖航空物流港、渭南铁路物流港建设,实施“互联网+物流业”计划,构建“一带两通道”物流大通道,打造通航物流港和中西部重要的物流集散地。依托地热资源,加快华山医养中心建设,大力发展养生保健、康复疗养等大健康产业。

任务四:构建秦东城镇群,统筹引领区域协调发展

落实中省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和新型城镇化建设指导意见,结合地域实际,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推动重点板块协同发展、打赢脱贫攻坚战等5项建设。

主要举措是:做大中心城市规模,提高首位度和辐射能力,实现“一河两岸”同步发展,提升华州区基础设施水平,推进渭华城市群带建设,逐步将蒲城纳入中心城市,到2020年建成百万人口中心城市。加快韩城市黄河金三角区域中心城市、富阎一体化、华阴市副中心建设,做强大荔白水等县域中心城市,积极推进蒲城大荔澄城撤县设市。统筹推进沿西潼高速、西禹高速、沿黄公路城乡统筹示范带建设,全面加快省、市级重点示范镇和文化旅游名镇建设,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实现120万人就近进城落户。推进中心城市高端制造和现代服务业板块、韩城新型工业和循环经济板块、富蒲航空和卤阳湖湿地板块、大华山山水文化旅游板块、蒲白澄合载能工业和绿色生态板块五大重点板块协同发展,形成产城互动、融合发展的空间开发大格局。实施社区化新农村建设工程,建成300个标准化新型农村社区,实现30%的农村社区化。

任务五: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发展保障能力

完善交通、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区、园区、景区及中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布局合理、设施先进、畅通便捷、城乡共享的基础设施体系,全面实现基础设施的网络化、智能化和精细化。

主要举措是:实施路网通达工程,加快渭南-蒲城、西安-韩城、临潼-华阴关中城镇群城际铁路网建设,启动中心城市轨道交通网建设。重点实施渭西咸高速、京昆高速扩容改造、合凤高速、榆商高速渭南段、韦罗高速、韦庄-澄城高速、国道108合阳县过境改造等工程,加快城区、园区、景区连接线建设,实现县城以及大部分重点示范镇、文化旅游名镇通二级及以上公路;新建合阳-临猗、大荔-永济跨黄河通道,推进晋陕豫省际互联互通。加快推进渭南华山、韩城支线机场建设。实施渭南水系建设,持续推进“关中水乡”建设,加快“五大灌区”扩灌提升、节水改造和配套联通工程,实施渭河南山支流治理、抽黄供水、引清济湭、洛河“引干入支”等等骨干水源工程,加快渭南水系建设。实施电气管网工程,推进渭南热电联产、富平热电联产、渭北煤电一体化低热值发电等重点项目实施,加快“地下管廊”“海绵城市”和智能电网建设;加快推进“气化渭南”二期工程,实施天然气、煤层气输送管网工程,提升能源综合保障能力。实施信息网通工程,积极推进“智慧渭南”和大数据应用示范工程。

任务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可持续发展

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推进资源综合利用,构建绿色安全生态体系、循环经济体系、强化环境治理及应对气候变化,着力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模式。

主要举措是:积极实施主体功能区发展战略,加快黄河、渭河、洛河及秦岭北麓、渭北丘陵沟壑五大生态区建设,围绕秦东大地园林化、城镇森林化、荒山(坡、沟)全面绿化,重点实施水源涵养林带、水土保持林带、景观经济林带建设,推进黄渭洛三河沿岸防护林、国省干线公路绿化工程,推进渭北台塬、南塬水土流失治理和大荔荒漠生态系统修复,构建生态安全廊道体系。实施矿区、景区、湿地等生态脆弱区域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推进韩城潼关等县市及蒲白、澄合等矿区转型发展。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推行清洁生产技术和重点产业能效提升计划,实施重点用能企业节能低碳行动,加快循环经济试点示范重点工程和韩城工业园区等园区循环化改造。

任务七:提高公共服务功能,实现社会包容共享

坚持共享发展,坚持把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强社会事业建设,着力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全面加强文化建设、加快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积极扩大社会就业、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促进人口均衡发展,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构建和谐新渭南。

主要举措:全面普及学前教育,实施“千校达标”工程,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推进特殊教育、社区教育和职业教育发展,推进职业教育产教、校企融合发展,打造渭南职教品牌。完善公共文化体育服务网络,实施渭河沿岸全民健身长廊工程和足球场地建设,推进市县“两馆一中心”、镇村文化示范点建设。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加快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实施县级医院能力提升、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人口健康信息服务平台、“健康城市”建设工程,推进县镇村医疗一体化。全面实施就业促进工程,完善公共就业创业和人才服务体系。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推行“五保合一”,推动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并轨,全面实施大病保险制度。推进精准扶贫和移民搬迁,实现贫困人口提前脱贫。

任务八:全面推进创新发展,不断增强内生动力

突出创新对释放活力、厚植优势的关键作用,着力推动管理体制、发展空间、科技进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增强内生动力,全面实现创新发展。

主要举措: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健全科技创新服务体系,设立渭南天使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建立技术创新产业联盟,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积极推进国家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和庄里镇小城市培育试点,加快市区管理体制、中心城市供水、华山管理体制、农村综合改革等重点领域改革。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深化国际国内友好城市间的交流,加快贸易通关便利化,深入推进西渭融合、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促进区域协调联动发展。

张王俊最后说,加快建设富裕和谐文明绿色开放的新渭南,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和光荣任务,只要我们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以加快发展、追赶超越、决胜小康为主题,大力实施创新驱动、项目带动、产业提升、板块引领战略,联动推进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融合发展,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实践、开拓创新、乘势而上,渭南“十三五”规划宏伟蓝图定会如期实现,渭南的明天将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