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业务工作 / 经济运行与体制改革 / 正文

我市2011年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来源:未知 发布时间:2011-04-24 20:01
我市2011年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发布时间:2011-04-24           浏览量:824 次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围绕“十二五”总体目标,明晰发展思路,落实重点工作,狠抓薄弱环节,主要经济指标增长加快,工业生产增势强劲,农村经济稳步发展,消费市场稳中趋旺,民生事业不断提升,实现了较好开局。
     一、一季度经济运行的基本态势
  (一)国民经济稳健增长。一季度全市生产总值(GDP)完成172.02亿元,占年预期计划960亿元的17.9%,同比增长15.1%,高于全省2.1个百分点,增幅居榆林(16%)、商洛(15.5%)之后列全省第三。分产业看:第二产业增加值90.68亿元、增长21.3%;第三产业增加值71.71亿元、增长9%,第一产业增加值9.63亿元、增长4.3%。分区域看:高新区增速最高,达到24%;韩城次之,达到20.1%;华县增速达到18%。
  (二)投资规模持续扩大。一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5亿元,增长34%,增速较全省高5.7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3.25亿元,增长28.1%;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8亿元;跨区域项目投资完成13亿元。在城镇投资中,一产完成3.14亿元,增长41.9%;二产完成42.23亿元,增长27.8%;三产完成37.88亿元,增长27.5%。增幅前三位是合阳县30.1%、高新区29.2%、华阴市29.1%。
全市210个重点项目开工在建170个(续建项目80个、新开工项目90个),完成投资100.6亿元。其中工业项目投资占到50%以上,并有22个项目完成年计划的30%以上。市级部门项目进度较快的是民政局21%、水务局12.4%、体育局12.3%;县市区项目进度较快的是澄城县26.4%、白水县25.3%、高新区23.7%;四大区域项目进度分别是高新区23.7%、经开区13%、华山景区11.2%、卤阳湖4.3%。
  (三)工业生产增势强劲。一季度全部工业总产值可达300亿元左右,其中规模以上(产值2000万元及以上)工业产值实现254.13亿元,同比增长43.6%,增速较去年同期提高5.1个百分点,高于全省25.5个百分点。能源、有色冶金、建材、化工、医药、装备制造、食品及纺织服装等八大工业三年来首次出现全面增长,产值占到规模以上工业的98.7%,增长43.9%。工业增速华县最高59.5%,澄城、韩城增速在46%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万元产值能耗同比下降25.2%。
  (四)农业经济稳步发展。全市506.5万亩麦油作物旱情得到缓解、长势良好。春播地膜玉米106万亩,完成年计划的96%。建设设施瓜菜57万亩,新建果园5.2万亩,开展相关适用技术培训18.3万人,发展农村各类专业合作社和经济实体574个。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有序实施,五大灌区渠系衬砌、泵站配套等节水改造工程已完成年计划的37%, 21座病险水库加固工程已有4座开工建设,巩固退耕成果11万亩基本口粮田、水土保持工程推进顺利。渭河综合整治渭南城区段(41公里)堤防、南山支流防洪华阴罗敷河堤防工程开工建设。
  (五)消费市场稳中趋旺。一季度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67.29亿元,同比增长14.8%。旅游、家电、住房等消费稳步增长,累计入境游客332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6.3%和28.5%;家电下乡27万台件,兑现补贴5800万元,销售额6.5亿元;住房销售面积26.8万平方米,销售额6亿元,分别增长35.2%和54.6%。居民消费价格上涨5.1%,高出去年同期2个百分点;商品零售价格上涨5.3%、农资价格上涨13.5%,分别较去年同期高出2.4个和14.1个百分点,给居民消费形成一定影响。
  (六)财政金融运行稳健。一季度全市财政总收入完成19.88亿元,增长22.1%。其中地方收入完成9.3亿元,占年预算的22.7%,同比增长27.2%,增幅较去年同期提高11.1个百分点,为四年来同期最高。特别是税收收入完成6.54亿元,占到70.3%,同比提高5.76个百分点。财政支出完成25.75亿元,增长40%,有力保障了教育、医疗、社保等重点支出。3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突破千亿大关,余额达到1051.28亿元,同比增长12.7%;各项贷款余额为501.34亿元,同比增长16.3%。
  (七)社会民生不断改善。一季度,全市城镇人员新增就业1.72万人,农民进城落户8704人,农村劳动转移就业79.9万人,分别完成年度目标的21.5%、4.4%和79.9%。居民收入增幅较大,在就业、支农、社保及消费等多项政策的叠加作用和扩面覆盖下,一季度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到4770元和1323元,分别增长16.7%和27%,分别较上年同期提高3.8和11.1个百分点。
     二、经济运行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全市一季度经济基本面较好,但从全省经济增长和争先晋位的要求看,仍有不小差距,存在一些问题。
  (一)投资拉动力度较弱。一季度完成投资仅占年度1000亿元任务的11.5%,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仅完成83.25亿元,同比增长28.1%,增速排全省倒数第二。从建筑业营业税增长分析,增速同比下降0.19%,居全省倒数第二位。国家实施严格的土地、金融、房地产限购等调控政策效应已初步显现,也给全市投资快速增长增加了很大难度。
  (二)重点建设项目推进乏力。一季度市级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00.6亿元,仅占年度投资计划的12.7%,尚有69个项目未开工。蒲城、富平、华阴、临渭等投资进度不到10%。高新、经开、卤阳湖三大开发区42个项目中有11个项目尚未开工。12个市级部门62个项目中有32个项目尚未开工,完成年计划的6%。个别部门完成投资不到年计划任务的1%。项目前期工作滞后,有30%的新建项目因审批手续不全、资金到位率差而难以开工。跨区域项目中除大西高铁进展较好外,黄韩侯等其它项目前期准备不充分,推进缓慢。
  (三)工业运行质量不高。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生产增势强劲,但增速依然偏低,工业经济效益有所下滑。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仅为80.12亿元,增长24.5%,增幅回落4.8个百分点;产销率为93.6%、利润总额仅为0.51亿元,同比分别下降4.5个百分点和52.4%。外贸进出口总额仅增长0.71%,出口同比下降1.04%、环比下降了25.8%。
  (四)总体消费仍显平淡。一季度,消费增速较去年同期下降3.1个百分点,较全省低了4.2百分点。如果市场价格持续维持较高水平,特别是居民消费价格、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仍有较强刚性,将对全市市场稳定及居民生活带来影响,同时在很大程度上会抑制消费持续扩张。
  (五)财政收入差距拉大。我市财政收入进度为22.7%,较全省平均进度(24.5%)慢了1.8个百分点,排名全省第五;收入增幅为27.2%,较全省平均增幅(40.9%)低了13.7个百分点,排在全省末位。主要是市本级上年同期一次性非税收入过大,高达1.8亿元,而今年仅为7500万元,较去年同期减少了1.05亿元,对全市收入增长带来较大影响。
  (六)金融信贷形势不容乐观。国家为防止流动性过剩而“缩紧银根”,先后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连续加息,金融机构新增贷款规模受到限制,存贷款流速、投放力度明显下降,对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和企业生产带来较大影响。
  (七)节能降耗压力增大。一季度,全市能源、建材、有色冶金等高耗能行业产值增长快、占比大,也给节能降耗带来较大压力。
    三、二季度主要工作措施
  二季度,全市经济工作要以抓项目、扩投资、强动力、保增长为重点,进一步抓好规划衔接启动,加强统筹协调和综合服务,确保规划方向不偏移、发展目标不动摇、落实工作不走样,力争上半年各项经济指标实现“硬过半”。
(一)落实规划预期,紧扣战略目标。各级各部门要把年度目标与全市年度目标任务及“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两增两减四个翻番”的战略目标结合起来,对与全市发展目标不相适应的指标要坚决予以调整,分季度安排落实,确保全市2011年生产总值96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000亿元,财政总收入88亿元,农民人均村收入5000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8600元,万元GDP能耗下降3.6%等各项目标任务的顺利实现。
  (二)加快重点项目建设,推进投资快速增长。全力抓好项目建设,强化市县领导包联重点项目责任制,完善重点项目“绿色通道”,规划、土地、环评、节能、安评等前置审批实行限时办结,采取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月协调、季督察、半年观摩、年终考核等措施,加快建设进度,确保市级210个重点项目788亿元投资任务全面完成。
  (三)加强项目策划和招商引资工作。继续坚持重大产业项目策划工作目标责任制,围绕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通用航空、现代物流等领域,及产业链延伸和重点企业配套,加快策划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加大重大项目前期推进力度,完善建设手续,争取一批项目提前开工建设。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紧盯央企和省属国有企业,紧盯东部产业转移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动向,积极对接,实施产业链招商和企业招商,确保全年300亿元招商引资目标的顺利实现。特别是要围绕“西洽会”251个签约项目,逐级建立领导包联制度,定期召开项目调研分析会议,做好跟踪服务和协调落实工作,不断提高合同履约率和资金到位率。
  (四)全力推进城镇化建设。以开展创卫迎国检活动为契机,加快中心城市建设和城中村改造步伐,大力发展房地产业,抓紧抓好保障性住房建设,打通城市断头路,中心城市固定资产投资不低于200亿元。积极推进县城和重点镇建设,开展农村新型社区试点,落实好农民进城各项政策,确保年内农民进城达到20万人以上。
  (五)全面加快交通水利等重大项目建设。推进中心城市与县城间交通路网建设,全面启动渭南-华阴、渭南-大荔国省干道升等改造项目,加快实施罗(敷)韦(庄)高速公路建设。切实加大黄韩侯等过境铁路项目推进力度。进一步加快渭河下游综合治理、南山支流防洪保安和蓄洪建湖工程建设,确保年度投资任务全面完成。
  (六)加强协调服务,促进工业增速提效。强化高新区、经开区、卤阳湖三大开发区的核心辐射作用,做强县域工业园区的载体功能,促进产业快速聚集和骨干企业发展壮大。加强对重点企业运行监测,抓好煤电油运气等综合协调和调度,帮助企业搞好产销衔接,提高运营效益。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尽最大努力协调解决中小企业融资信贷难题。抢抓政策机遇,组织实施一批节能技改、科技转化及新兴产业、产业链延伸示范工程,特别要抓好和督促一批工业项目及早建成并投产运营。密切关注能源、建材、有色冶金等高耗能行业增长,落实节能降耗措施,确保工业持续增长。
  (七)抓好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加强夏田作物田间管理,注意防旱防病虫害。抓紧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稳定农资价格,降低农业成本。加快“一村一品”工程建设,加快发展蔬菜、瓜果等设施农业和专业化畜牧养殖及家庭适度规模养殖,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落实好财政支农直补政策,扩大农村消费市场,推进水电路信等设施工程建设,确保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
  (八)加强税收监管,确保财政增收。加强重点税源监控,加大督查力度,确保各项税收及时足额入库,加大政府非税收入征收力度,加强对政府性基金、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的征管,最大限度挖掘增收潜力。深化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改革,加强国有资产处置和收益管理,努力增加财政收入。
  (九)加强经济运行统计工作。因投资等统计口径制度改革,多数民生、社会、服务业类项目因投资规模小而不能列入统计范围,城镇投资较去年同期下降了0.9个百分点。要进一步完善和建立统计、工信、商务、招商、财政、金融等部门联席会商制度,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加大统计工作的力度,更加全面准确地反映经济运行现状。
  (十)进一步优化投资发展环境。加强跨区域项目、重大项目、民生工程外部环境保障和协调服务工作,突出查处一批干扰项目建设的典型案件。切实抓好十五届西洽会251个签约合同项目的跟踪落实,提高项目履约率和开工率。建立招商引资项目退出机制,对往年未开工项目进行全面核查,对资金未到位、无法履约、久拖不建项目实行退出。强化市县领导包联重点项目机制,定期通过媒体向全市通报。

附件1:抢抓机遇 克难攻坚 加快推进陕西东大门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