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业务工作 / 经济运行与体制改革 / 正文

2010年一季度经济运行分析及下一步工作重点

来源:未知 发布时间:2010-04-14 20:22
2010年一季度经济运行分析及下一步工作重点
发布时间:2010-04-14           浏览量:2460 次
 
 

     今年一季度,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市委三届九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市委的各项工作部署,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思路,正确研判宏观经济形势,以落实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为契机,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结构调整为主线,狠抓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和机制体制创新,工业经济增势强劲,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市场消费保持旺盛,财政金融稳健运行,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全市经济总体运行呈现持续向好、加快发展的良好势头。
     初步预计,一季度,全市国民生产总值(GDP)可达145亿元,增长15%以上,比去年同期加快4.1个百分点;占全年计划770亿元的18.8%,比去年同期计划完成进度高2.6个百分点,总量的增加和速度的增长,为实现全年预期目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一)工业经济增势强劲。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预计完成173.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48.7亿元,同比增长38%,比去年同期加速了29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6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3.3亿元,同比增长29%,比去年同期加速了23.3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占一季度GDP总量的44.8%,比去年同期提高2.55个百分点。占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计划任务290亿元的22.4%,比去年同期计划进度高6个百分点。能源工业增长33.4%,加快16.9个百分点;食品工工业增长29.1%,加快2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增长37.6%,加快28.4个百分点;有色冶金业增长49.6%,加快50个百分点;化工工业增长34.7%,加快48.4个百分点。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均在两位数以上速度增长。1-3月当期发电量同比增长39.2%,比全省增幅高出近7个百分点,创出多年来月度同比增速新高,发电量和工业总产值增速是吻合的。
以上情况表明了市场需求的明显提升,有力地推动了工业经济的全面好转。同时也反映了我市积极顺应宏观经济的积极变化和良好机遇,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特色产业,突破发展新兴产业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重工业比重过大仍然是我市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我市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中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
     (二)农业生产稳步发展。一季度,全市农业实现总产值14.4亿元,同比增长11.5%。粮食播种面积472.4万亩,同比增长1.4%;油料播种面积28.5万亩,增长1.4%,蔬菜种植面积74.5万亩,同比增长近7%,其中设施蔬菜面积49.7万亩,蔬菜产量22.62万吨,增长42%。一季度,肉类产量5.62万吨、蛋2.88万吨、奶类4.15万吨,同比分别增长60.1%、53.8%、35.1%。
由于从去12月至今年2月中旬,70多天无有效降雨,导致渭北地区部分农田缺墒,农作物受旱。加之春节后,天气多变,忽冷忽热,风大雨少,如果雨水和灌溉不能及时补及,可能对夏粮的增收带来较大困难。气候的异常变化,警示我们要不断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建立预警和防灾减灾的应急机制。
     (三)消费市场持续繁荣旺盛。一季度,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53 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0.9亿元,同比增长22.96%,比去年同期提高3.16个百分点,完成年度预期目标226亿元的23.5%,比去年同期计划完成进度高1.9个百分点。其中,1月份完成17.79亿元,2月份完成19.39亿元,3月份完成15.82亿元,比同期分别增长15%、44.2%和11.4%。一季度,全市共接待游客262.82万人次,增长20.17%,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3.17亿元,增长30.4%。1-2月份,全市实现进出口总额2125.3万美元,同比增长62.75%,其中出口1573.4万美元,增长48.9%,进口551.9万美元,增长121.5%,实现贸易顺差1021.5万美元。
这一情况表明,我市在国家提振消费政策继续实施和延续的大背景下,在大力发展旅游、文化、休闲、娱乐等服务型消费和物流、金融、信息等现代服务业方面所采取的举措有积极效果。同时,我们也注意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增幅还低于城乡居民收入的增幅,表明扩大和提振消费需求的工作还要继续加强和深入。
     (四)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一季度,全市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6.6亿元,增长29%,较上年同期增速减缓了101.3个百分点。若加上跨区域投资和农村建房投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100亿元左右,占年计划860亿元的11.6%,比上年的计划完成进度低3个百分点。
投资增幅的回落,说明了我市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还不强劲,企业和项目的内源扩张乏力,投资过分依赖外源的招商引资和间接融资。提示我们要加强招商引资机制的创新和融资平台的建立运作。
     (五)财政金融稳健运行。一季度,全市地方财政收入完成7.32亿元,同比增长16.13%,比上年同期增速低4.8个百分点;完成年33亿元预算的22.2%,比上年同期预算完成进度低3.3个百分点。其中,营业税收4.7亿元,增长21.6%;非税收入2.6亿元,增长7.27%。财政支出18.39亿元,同比增长21.88%,财政收入的持续增长有力地保障了民生和公共服务事业发展的需要。一季度,全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932.56亿元,较年初增加85.32亿元,增长10.1%,比上年同期减缓了5.1个百分点。其中,居民储蓄存款609.56亿元,较年初增加54.2亿元,增长9.8%。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431.13亿元,较年初增加44.75亿元,增长11.6%。
从培植财源的角度看,我们要继续把推进城镇化,加快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逐步解决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的问题,使财政增收的一轮驱动,变成双轮驱动。我们还注意到,一季度地方财政收入占同期GDP的比重是5%,从财政收入角度看,生产总值的测算是合理的,从宏观经济发展看,组织收入的力度也是稳妥的。金融机构存款增速的减缓再次表明扩大消费需求、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还有一定空间。金融机构贷款增幅的小幅下调,反映了金融政策的微小变化,再次提醒我们应加强直接融资平台的建立和运作。
     (六)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一季度,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实现4700元,同比增长30%左右,完成年度计划任务15980元的29.4%。农村居民现金收入实现1162元,增长29%,占年度计划任务4200元的27.7%,按时序进度,两个收入均超过均衡发展进度。
城乡居民收入的较快增长,是宏观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农业经济效益、工业经济效益的体现,也反映了我们贯彻落实国家政策、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的一系列举措的效应正在逐步显现。
     (七)市级重点项目进展顺利
一季度全市重点项目建设整体启动早、推进力度大,实施进展顺利,为完成全年项目建设任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截止3月底,全市180个市级重点项目开工建设130个,开工率为72%,共完成投资116.3亿元,占全年目标任务520.8亿元的22.3%。较去年同期净增48.8亿元,增长72.3%。韩城焦化综合利用,大荔棉花加工仓储物流项目、中石油韩城煤气层开发、中冶陕压轧辊项目、中联重科工程机械、陕化节能减排、渭南至蒲城高速公路、渭南职教园区、澄城太阳城光伏电一体化等项目进展良好。
但是,个别县市和部门对项目启动工作行动不迅速、落实不具体。全市目前还有50个项目尚未开工,占年计划的22.8%。个别部门项目管理服务工作不规范、不到位,不按时间、报表格式填报项目投资和工作进度。

     二、下一阶段重点工作
     一是以抓工业为核心,保生产、促增长。进一步做好工业经济运行监测,加强工作指导,加大财政资金以担保、补贴等方式支持企业贷款融资力度,继续落实好相关保工业增长的措施和政策,密切跟踪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进一步促进产销衔接,帮助企业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减轻企业负担。特别是要抓重点,抓大户,抓园区,加强煤化工、冶金、电力等行业和重点企业的煤电油运组织协调,确保主导产业发挥出对我市经济发展的主导作用。积极谋划推进整合重组,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特别是要在现代医药、生物技术、食品保健等轻工业发展上下功夫。全年增加100户规模以上企业的目标任务不放松。
     二是以抓投资为重点,保开工、促进度。当前,正进入工程建设的黄金季节,要加大对重点项目的推进力度,对未开工的项目,要抓紧做好前期工作,力争早日开工。对今年市级重点项目必须全面进入施工建设,确保90%的项目在二季度开工建设,全部项目三季度前开工建设。对市区城建项目,重点是前期的拆迁和征地工作,各相关单位要加强组织领导,狠抓协调落实,拓宽发展思路,主要领导要亲自挂帅,抓关键,勤协调、抢进度,推进市区重点项目建设。
     三是以抓农业为依托,保基础、促增收。首先是全力做好春季农业生产工作,要重点做好春耕备耕、农作物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各项工作,为全年农业的丰收奠定基础。加大对“三农”工作的扶持力度,继续落实好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加强农业基础建设,深化农村改革,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各有关部门要为农民搞好服务,帮助农民解决生产难题,作好防灾救灾工作。尽快启动扶持畜牧业发展的2000万元产业引导资金,支持畜牧业发展。
     四是以抓消费为支撑,活市场、促流通。把扩大消费作为重点,落实好家电下乡、汽车消费等各项扶持政策,鼓励大型商贸、连锁超市到县城和小城镇布设商业网点,扩大有效消费。积极培育以汽车、旅游度假等为代表的新型现代消费热点,多样化开发旅游产品,全方位拓展旅游发展空间。加快城乡统筹和区域协调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破解城镇化难题。加大中心城市建设力度,充分发挥中心城市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力、带动力、辐射力,加快推进特色城镇化进程,促进中心城市、县城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五是以抓招商为突破,保发展、促提升。一手抓招商引资不放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努力引进大企业、大项目。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平台建设,有针对性地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切实改善投资环境,坚决遏制破坏投资环境的行为,增强客商来渭投资的吸引力。进一步提高对西洽会签约项目的履约率,开展全程服务,保证每一个签约项目都按时开工。一手抓非公经济发展。主动引导非公有经济发展,正确处理“民进”与“国退”的关系,积极大胆地拓展非公有制经济的空间。鼓励非公有企业积极参与现代工业、高效农业、旅游业等第三产业的开发建设。把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与我市实施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村产业化战略结合起来,充分发挥非公有制经济的作用。用足用活《关-天规划》政策,引导非公有制公司参与建设能源、交通、供水等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领域。
     六是以抓民生为根本,保稳定、促和谐。要高度重视民生,加大对民生工程、民生事业的支持力度,保证“十大民生工程”任务全面落实。切实解决就业、住房、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推进和谐社会建设。要积极推进创业型城市,想方设法增加新的就业岗位,全面推进城乡社会保障工作,加快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要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使人民群众得到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附件1:1-121130111102.x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