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业务工作 / 经济运行与体制改革 / 正文

渭南市2013年一季度经济运行形势分析

来源:未知 发布时间:2013-05-06 09:27

一、一季度全市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紧紧围绕市委四届三次全会精神,继续坚持稳中求进、好中求快的方针要求,抓项目、扩投资,抓招商、促建设,首季经济基本面呈现出平开稳走、较快增长的运行态势。

1、经济平稳增长。一季度,全市生产总值(GDP)增长14.2%,完成234.22亿元,占全年任务的16.4%,增长14.2%,同比回落0.1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13.02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完成132.06亿元,增长18.5%,第三产业完成89.14亿元,增长9.1%

2、工业平稳较快增长。1-3月,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355.72亿元,增长16.1%,增幅同比回落3.4个百分点,但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6个百分点。八大支柱工业全面增长,产值达到348.28亿元,增长15.42%,同比回落3.98个百分点。其中,装备制造增长42.36%,非金属矿物制品增长34.33%,化工增长18.22%,食品工业增长39.18%,医药制造增长13.04%,有色冶金增长14.15%,能源增长6.72%,纺织服装增长8.6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19.01亿元,增长19.5%,增幅较上年同期回落2个百分点,与全省平均水平一致;增加值率为33.46%,同比提高了1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万元产值能耗增长3.4%,同比下降2个百分点,企业效益呈现恢复性增长。

3.投资保持相当规模。从项目建设看,市级260个重点项目开工在建213个,完成投资242.6亿元,完成年任务的20.2%。从招商引资看,第十七届西洽会成果显著,全市签约合同项目327个,总投资1451.62亿元,合同引资1384.78亿元,比上届项目数增加17个,投资额增加190亿元。合同引进国外和港澳台资金额居全省第二位,合同引进国内省际间资金额居全省第三位,实现了项目推介和项目引资的新突破。从投资结构看,农业投资3.7亿元,增长0.5%;工业投资52.7亿元,下降5.2%;服务业投资84.9亿元,增长67.2%。房地产开发投资18.7亿元,增长19.6%,同比回落了15.8个百分点。前三个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45.1亿元,占年计划的10.5%,增长29.5%,增幅同比回落3个百分点,但高于全省2.5个百分点。特别是民间投资增量加速,规模为89.7亿元,增长41.3%,占比61.9%。全社会投资规模可达165亿元,占年任务的11.3%,增长27.5%,增速同比提高4个百分点。

4.消费贸易稳中有增。春节、清明节和假日拉动,全市共接待旅游人数522万人次,增长8.1%;综合收入36.61亿元,增长43.2%CPI上涨2.5%,商品零售价格上涨2.1%,涨幅分别同比回落22.3个百分点,城乡生活消费支出持续增长。至3月末,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92.2亿元,占年任务的24.5%,增长16.1%,增幅同比回落2个百分点,但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5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企业消费额达到43.5亿元,增长25%。据西安海关2月统报,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2445万美元,下降1.29%,为四年来首次负增长;主要是果汁等农产品和机械制造产品外贸萎缩,出口总额下降18.7%,回落较大。

5.财政收入质量提高。1-3月,全市财政总收入26.79亿元,增长28.9%,增幅同比提高24.4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8.7个百分点。地方财政收入16.47亿元,占年预算64.42亿元的25.57%,增长35.6%,增幅同比提高5.1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9.1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10.27亿元,增长38.1%,增幅同比提高24.3个百分点;在地方财政收入占比为62.4%,同比提高了1.1个百分点。财政支出完成44.58亿元,增长22.2%,较好地保障了公共服务支出和民生工程建设。

6、特色农业生产稳定。新增果园3万亩,其中苹果2.6万亩,增长12%;反季节销售仓储苹果、梨18.5万吨,增长15.7%。新建日光温室和大棚3.5万亩,种植蔬菜105万亩,其中设施蔬菜93万亩,产量90万吨。出栏生猪140.4万头、牛5.6万头、羊19.6万只、禽类797.5万只,分别增长7%3%12%9%。肉、蛋、奶产量分别为13.7万吨、4.63万吨和12.6万吨,增长7%1%5%

7.金融存贷总量双增。3月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为1426.04亿元,较年初增长5.8%,增量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贷款余额677.98亿元,较年初增长8.9%,同比多增12.92亿元。金融机构存贷比为47.5%,较年初提高1.36个百分点,增量存贷比为71%,高于去年同期17个百分点,新增贷款用于当地的比例不断提升,投放结构进一步优化和改善。

8、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受最低工资标准提高,企业养老金水平提高,以及城市低保补助、高龄老人生活补贴增加、范围扩大;以及农民工工价上涨,果蔬、牛羊价格一路走高提高了农民家庭生产性、经营性收入,以及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实到位,一季度我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6199元,同比增长15%;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完成1771元,同比增长15.5%

二、经济运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季度全市经济开局稳健,主要经济指标运行情况要比预期的好。但也存在投资消费不活、工业企业产能释放有限、农业生产形势严峻、财政居民增收潜力有限等问题。

一是投资消费不活。固定资产投资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分别较上年同期回落32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仅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1.3%,固定资产完成全年任务的10.5%。经济增长的动力不足,项目建设环境亟待改善。

二是工业产能释放有限。原煤产量增速回落14.32个百分点,能源工业增速回落10.48个百分点,三大矿务局煤炭产量均呈现负增长。占比较大的钢材、钼矿、水泥等有色冶金和建材工业因市场需求量饱合,产成品价格下滑10-20%,大部分企业在利润平衡点以下运行。规模以上工业增速是5-10年来同期的最低点。

三是夏粮形势严峻,旱情虫情叠加,春播备耕难度较大。夏粮480.5万亩,同比增长0.87%,其中小麦478.74万亩,受旱200万亩左右,小麦虫害种类较多,其中蚜虫98万亩,麦蜘蛛188.8万亩,吸浆虫220.9万亩。

四是地方财政增收基础还不扎实。钼、煤价格走低、产量下降,资源类行业税收增长缓慢,加之结构性减税和“营改增”试点推开。城乡居民收入因服务业低迷、就业萎缩及农业旱情、肉价下滑等因素,预期增速同比分别放缓21个百分点左右。

三、下阶段主要工作的措施建议

总体判断,经济仍处于上行通道,已由持续快速增长转入平稳较快增长的阶段,必须着眼实体经济,采取有针对性的切实措施,促进经济稳健持续增长。

一要加强运行协调。抓住能源、有色、化工、建材等重点行业,对骨干企业实行包抓包联,落实工业稳产、促销、增效计划,政企合力,因企制宜,分析研究一企一策,破解产销储运、物流环境、财税体制等实际难题,加强产供销衔接和市场链管理,力促工业有质量、有效益增长。加强重点工作,加快推进青岛啤酒搬迁,积极促进中石化1000万吨炼油厂落户渭南,积极发展中联重科配套项目,加大煤电油运调节力度,对具有转型升级的项目实施财政补贴,推动产业融合,提升我市工业层次和效益。

二要抓牢重点项目。特别是加强中省和跨区域项目的管理协调和环境保障,全面实行政府特派员、领导联络员制度,对全市260个重点项目逐个落实工程计划,排查难点及原因,分解和规整问题,切切实实为项目开工打通“绿色通道”,全力为加快建设保障“要素环境”,力推项目投资按计划、按时效进展。加快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引导国有商业银行加大对重点项目的支持力度,营造良好的金融环境,加紧落实西洽会签约项目建设资金,排出项目建设进度,做好项目的落地建设投产工作。

三要稳抓农业生产。以“一喷三防”(在小麦生长期使用杀虫剂、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叶面肥、微肥等混配剂喷雾,防病虫害、防干热风、防倒伏)为主的“抗旱防虫百日行动”。开动各种农田水利设施,扩大灌溉,以补助的方式积极支持农户及时采取扩种,套种,改种等途径扩大春播面积,确保春播130万亩玉米,以秋补夏。

四要推进产服融合、产城融合,切实抓好大企业的生产、生活配套,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延长产业链条。完善新城区、新社区的公共功能和服务行业,激活中心街、商业圈,加快完善商贸设施和布局,营造新的消费热点。建好中心村、重点镇,完善城乡互动的要素市场及物流体系,扩需促销。

五要加强科技、金融与资源融合互动问题的课题性攻关和实践性试点,加大多项叠加政策的项目化开发,要特别关注和引导支持非公经济、中小微企业,完善和制定切实政策措施,促进创新发展。